因為漏水問題引起的糾紛事件頻有發生,其中不少都走上了司法程序。那么導致發生這類事件的導火索是什么呢?歸根究底就是房屋漏水,那我們應當如何杜絕這種問題帶給我們的困擾呢?小編為大家分享一個最近的案例,鄰居家衛生間漏水協商無果。
現在就聽小編娓娓道來,事情是這樣的,王姓業主朋友說房子是他新買的,當時沒注意有衛生間漏水現象。自己住進去大概也就三個月的時間,剛開始還好,就幾滴水往下滴,以為干了就好了,就沒太在意。后來滴水的時間持續的較長,他便開始上樓與鄰居協商,鄰居都是找借口推脫著不修,后來自己惱了,鄰居才同意修繕。大概 1個月的時間,衛生間之前的漏水點繼續漏。不得已只好又上樓找到鄰居,鄰居第二次更是過分,說上次已經處理過了,說自己不會再進行處理了,這不是他的原因。鄰居表示最多只打一點膠進行防水堵漏。這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,王先生沒有辦法只得找來物業協商,誰知這次鄰居根本不開門。只隔著門與他們對話,說這是物業的問題,他們的防水層沒有做到位,就這樣把兩人拒之門外。
不得已王先生只好一紙訴狀把樓上鄰居告上法庭,尋求司法幫助。并請我們去進行排查,最終發現確實是樓上衛生間防水層在裝修時遭到了破壞,僅僅打點膠肯定是于事無補的,如果再不進行防水施工漏水情況只會越來越嚴重。最后經過調解員的調解,王先生與鄰居和物業三方終于達成一致,因是裝修時破壞了防水層,給王先生造成的損失由樓上鄰居獨自承擔。
所以,對于防水問題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,防水問題時刻都圍繞在我們的身邊,我們不僅要對防水工藝把關、對防水材料把關、裝修中的過程也要進行把關。這樣才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。